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玉葫蘆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葫蘆》(館藏編號71-00908),此件白葫蘆為白玉質,帶綹紋,採圓雕、鏤空透雕法上端雕枝葉陰刻葉脈沁色微黃,為吉祥寓意玩賞用器,中間沿瓜邊留玉皮呈色微黃。 葫蘆作為古老的吉祥物之一,備受喜愛。一直以來,能工巧匠都樂意製作玉雕葫蘆,一方面葫蘆圓潤飽滿,兩球相接,大肚小口,寓意吉祥圓滿,夫妻恩愛;驅邪避災,廣納財源。另一方面葫蘆諧音"福祿",福氣與祿位兩全,如果葫蘆周圍還攀爬著獸,獸諧音壽,則福祿壽三全,大圓滿。葫蘆多子,寓意子孫繁衍昌盛。古時常有”送瓜求子”的習俗,認為送葫蘆給夫妻,尤其是急於求子或者久不孕育的夫妻,能為他們帶來好運氣,可以多子多福,繁衍昌盛。此件《白玉葫蘆》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