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碧玉魚珮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碧玉魚珮》(館藏編號71-00891),此件碧玉魚珮採圓雕刻,背鰭尾鰭魚鰓魚眼,都採陰雕法,簡潔刻劃鯉魚活生模樣,此器頭部腹部及尾部都有黑點、黑斑、土黃色雜色。 鯉魚登龍門仕龍者為鯉魚,鯉魚跳龍門,有「及第」之意。魚躍龍門[生意蒸蒸日上-事業進步,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為秘傳信息,以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這樣以魚傳信稱為「魚傳尺素」。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製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餘」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魚 之吉利,則是對魚的一種圖騰崇拜。此件《碧玉魚珮》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