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玉扇形珮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青玉扇形珮》(館藏編號71-00887),此件玉質光潤採透雕中間扇面雕一倒春字其他雕卷草紋,唐草紋紋樣,寓意生機勃勃,祥雲之氣有春到人間春意連綿之意。設計採近90度開扇內雕五支傘骨大小不一極為隨性之作,兩間端稍微碰損其他完整。 中國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歷史,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幾百種的扇子家族,但總的歸納為二大類;一平扇(即是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摺扇可自如敞開收疊。摺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為撒扇,或折疊扇,以其收攏時能夠二頭合併歸一而得名。南宋時,摺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本件《青玉扇形珮》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