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玉如意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白玉如意》〈館藏編號38562〉,本件筆筒以立體圓雕方式刻成,玉如意上柄刻有花草紋及壽字,中柄有一壽字,尾柄刻有卷草紋。玉質剔透。 相傳如意一詞與佛教一起傳入,如意的梵語為「阿娜律」,為法師講經時,手持的器物,將經文抄在阿娜律上,以防止遺忘。在中國,如意的起源與名稱與俗稱「不求人」有很大的關係。清《事物異明錄》:「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所以意思是「不求人」。魏晉南北朝,如意成為貴族手上的器具,玉如意的出現,使如意成為具有吉祥寓意的器物。明清兩代,如意成為供人賞玩的藝術品。 《白玉如意》購藏年代為1981年。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