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瑪瑙爐形水盂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瑪瑙爐形水盂》〈館藏編號37286〉,本件水盂以瑪瑙製成三足爐形,左右耳以圓雕方式雕出獸首,以陰刻方式雕出獸首的毛髮。獸耳上有圓環,左耳圓環缺失。 水盂起源於漢魏,發展至明清兩代。宋人趙希鵠在《沿天清錄集》中註:「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之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可知水盂為盛磨墨用水的盛水器,以玉、瓷、紫砂等常見。一般配有銅或玉質的小水匙。水盂為文人書房必備用具,雖盛水不過數滴,卻有積水成淵的雅趣。 《瑪瑙爐形水盂》入藏年代為1980年,為周樹聲捐贈。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