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熹平石經殘石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熹平石經殘石》(館藏編號08361),東漢靈帝熹平四年(西元一七五年),蔡邕、楊賜、張訓、韓說等人,奏准正定易、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及論語等七經文字,以當時盛行八分書書寫,並由當代書家以丹字書於石上,再命工匠鑴刻,前後歷經九年的時間完成此一浩大工程。共有十一尺高,寬四尺之石碑四十六個,分別樹立於洛陽開陽門外之太學門前,以為諸經暨文字之範本。在歷史上有著劃時代之意義。 以今日的觀點來看,此四十六石碑上所刻經文猶如教育部國立編譯館所編之各級學校所用之標準教科書之藍本有相同的功用。 此為目前傳世之最完整且最大之殘石,時至今日仍有眾多兩岸的學者及研究生來史博館研究此石,可見其重要性。 本件為民國52年自李杏村先生處購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東漢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