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雕天女散花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石雕天女散花》(館藏編號07031)天女散花源出佛典《維摩經·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天女散花」本為佛測驗諸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是否已完全斷絕一切慾念的方法,花至菩薩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則不落。所謂「花不著者,已斷一切」。此雕像全用華北地區所產白石為材,質地瑩潔,神態安嫻,頗有一種莊嚴感,菩薩天衣瓔珞造型立體繁複,圖右邊天花繽紛而落,巧妙的呈現天花無法著菩薩衣的模樣。一般流行的天女散花多形容抛灑東西或大雪紛飛的樣子,此像更符合佛經之原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