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色腰圓金龍墨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紅色腰圓金龍墨》(館藏編號27406),本件金龍墨,色紅,將墨團放入銅模或木模中,壓塑成橢圓形龍紋墨錠,並運用描金技法,描繪墨錠正面二金色行龍紋,二龍中間「國寶」二字;以及墨錠背面上下左右四祥雲紋,四雲紋中間則有「大明宣德年造」六字。 本件係1968年入藏之紅色腰圓金龍墨。墨是東亞地區傳統書寫和繪畫使用的墨錠。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明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體型態的存在。墨透過硯用水研磨而形成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是一種膠狀的溶液。墨的水分及膠的成分會影響墨的黏度。不同場合使用的墨黏度不同。另外,初製成的墨的水分較多。有存放時間較長的墨,其緻密度較高。經過長年累月的乾燥,使墨色的立體感更高。這種墨被稱為「古墨」。墨是文房四寶之一,它不僅實用,也是一件融合繪畫、書法、雕刻的藝術品,具有收藏和鑒賞的双重價值。 墨的歷史悠久,且墨品繁多,大致依照製墨的原料劃分為松烟墨、桐烟墨、漆烟墨與油烟墨等。 古代製墨均採用手工製作,主要分為煉烟、和料、製作、曬乾、描金等工序。墨就是黑色之意,但是古代的墨除了黑色之外,還有彩墨,白墨、彩金墨、黃色墨、綠色墨、青色墨、紅色墨、七色墨、紅墨等其他顏色。墨錠形狀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半月形、圓柱形、鳥獸型等;圖案有彌勒佛、十二生肖、松、鳳、鶴、魚、鳥、花等。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