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馬》(館藏編號75-00101),縱60公分,橫120公分。此件吳超群水墨作品,作於1986年,1986年入藏,為本館徵集作品。此幅以深淺墨色,快筆捕捉駿馬奔騰不羈的態勢。左下題款:「丙寅年夏五月,超群作於臺南古都。」可知作於1986年5月。左邊遠處以淡墨分寫四匹奔馬相異的姿態;右邊主體馬匹,以濃厚的重墨繪出結實的軀體、昂起的馬頭、飛揚的鬃毛和馬尾、律動健壯的足部,活靈活現,無不展現藝術家簡練隨興的畫馬技術。 吳超群(1923-1995),安徽省太和縣人。幼時受父親教導,6歲即能握筆揮毫。稍長隨當地名家夏雲山學畫,奠定繪畫基礎。青年時期投筆從戎參加抗日,駐防西北時目睹群駒遍野的雄姿,即執筆寫生,啟發終生畫馬的契機。來臺後定居臺南市安平,常至新化牧場、臺中后里馬場畫馬,創作的駿馬作品不計其數,無不神采奕奕,氣象雄偉。並隨南美會創辦人郭柏川教授學習素描、油畫。先後任教於屏東師專、臺南家專等,教育英才無數。更將多年教學及創作心得完成《畫馬蹊徑》出版,為中國畫學上一大貢獻。無論戎馬倥傯之中,或退休後,勤於執筆作畫數十年如一日。畫馬之外,市井小民、貓狗雞鴨乃至漠北牛羊駱駝,信筆為之無不精到。其作畫特點是用筆簡練,用墨渾厚,畫馬奔騰游臥,皆以數筆寫其神韻;所繪小民神態自然,意趣無窮;禽鳥則生動活潑。晚期傾力潑墨畫荷,亦是筆墨淋漓,生意盎然。不僅繪畫,書法也獨樹一格,所書顫筆魏碑隸書,力透紙背,時人以「金錯刀」譽之;狂草則筆若游龍,結構謹嚴,較之古人均有突破與創新。終其一生舉辦過數十次展覽,出版畫冊近十種,並獲頒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0.504468 22.66538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