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鳥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花鳥》(館藏編號75-00100),縱60公分,橫120公分。此件趙松泉彩墨作品,作於1986年,1986年入藏,為本館徵集作品。此幅以之字形結構布局,蒼勁老梅自右下方斜出,枝枒向左上方伸展,疏朗開出朵朵白梅,枝頭停駐六隻喜鵲張口報春,最左邊一隻振翅欲飛。白梅之香氣似由淡彩點染間撲鼻而來,展翅的喜鵲營造出整體畫面的動態,畫作的空間感瞬間躍起。畫面左下題款:「映水一枝開,春從筆底來,遙懷故國月,猶照舊時梅。丙寅三月趙松泉山居,時年七十三。」可知作於1986年3月。款後鈐印篆體陰刻「松泉」,下面右下角鈐印圓形閒章刻「多福」。 趙松泉(1914-2012),字歸農,祖籍江蘇溧水。1934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精研花鳥畫創作,畫風師承徐渭、任伯年、吳昌碩諸先賢,並和張書旂、張大千、徐悲鴻等多有交流,勤奮精進。1949年遷臺後,定居南投及臺中多年,公務繁忙之餘仍專注於花鳥繪畫。其作品曾在美、法、義、德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展出,曾獲聘為國展、省展、中部五縣市展及全國公教展審查委員,亦曾應美、日、韓、菲等國邀請講學,受聘於美國聖若望大學任美術教授,獲頒教育部部長獎。趙松泉最初從黃荃的勾勒填彩畫法入手,又再研習徐渭的淡色點染風格,並加入周之冕的勾花點葉法,確立其早期花鳥畫創作風格;之後從徐悲鴻、張書旂學,巧妙運用西洋畫的透視觀及寫實技巧,深入觀察動靜之間的巧妙,繼而將書畫融入時代性的創作元素。作品中可見其對於題材與情境表現之間的熟稔與精緻,工寫兼施,氣韻生動,淡泊名利。1988年自臺灣回歸家鄉定居。其名享譽國內外。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