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王愷繪《一怒遁魔邪》(典藏編號74-00857),紙本水墨設色。本件作品畫面中央以簡練筆法繪天師鍾馗。天師鍾馗蓄濃密虯髯,面目威武,雙目朝向畫面右方圓瞪,神情凌厲作咬牙貌;鍾馗著朱紅色官袍,官袍半褪,上身微裸露,頭戴束角帶,右手執劍,左手作拔劍狀,身旁置一酒壺。古代常民於端午節祭祀鍾馗,期望其能驅走瘴癘之氣與瘟疫。本作品畫面左側作者題有「一怒遁魔邪。乙丑年端午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王愷。」,畫上鈐有「王愷」、「得心應手」及「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等印。 王愷,生於1939年,早年專攻油畫,曾師從藝壇大家林克恭先生。後習國畫,師從大師梁中銘、梁又銘兄弟;王愷長於人物畫,善於掌握畫中人物的神韻,享有「詩人畫家」及「人物畫宗師」等美譽,並多次榮獲國內外美術競賽獎項。民國74年端午節前夕,本館特邀請王愷先生等七十餘位畫家,於該年度六月十九日開始,以端午應節故事及民間傳奇為題,各自揮毫,接連創作三日,即畫即裱,為一時盛事,本作品即為其一。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