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中五瑞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天中五瑞圖》(館藏編號74-00823)。多位畫家於七十四年端午節蒞臨國立歷史博物館現場揮毫,其中黃磊生畫《天中五瑞圖》。每年的「五月五日午時」是為「天中」,古人稱天氣燠熱的端午節又稱「天中節」。此時溽暑濕熱,「五毒」:蜈蚣、蛇、蠍、蟾蜍、蜘蛛(或壁虎),毒害齊出。有智慧古人運用純天然,具有濃烈的香氣的「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其能驅除毒害,五瑞具有的藥效可以健身避害,是為端午佳節的吉祥物品。畫右方題款:「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乙丑蒲節磊生寫天中五端圖。」鈐印:「黃」、「磊生」、「結翰墨緣」。畫家黃磊生,1928年出生於廣東臺山。1949年拜當代宗師趙少昂門下,1957年榮獲亞洲第一屆青年畫展優異獎,蜚聲國際。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 POINT (121.511227 25.031454), 創作地點: POINT (121.511227 25.03145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