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黃君璧《瀑》(典藏編號32261),紙本水墨設色。前景於畫面右側繪寫斜出山岩,其上草木華滋,筆墨濃重豐厚,左側虛曠空間畫一瀉千丈的瀑布景觀,以淡墨烘染、反襯留白等表現飛瀑,以濃淡墨線表現豐沛的水勢,其下氤氳水氣瀰漫谷間,淡染遠山,透過平遠、深遠,營造作品的空間感,全幅筆墨蒼勁酣暢,層次分明,氣勢恢弘。此畫作於1970年,於1974年徵集入藏。 黃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璧、君翁,廣東南海西樵人。幼入私塾,就讀公學及任教初期,從李瑤屏師,踏入畫壇。後因赴外遊歷、考察、避難而結交諸藝壇名人並飽覽異地風光。1949年渡臺後,接受當時的臺灣師範學院校長劉真之聘,擔任藝術系主任,長期創作與教學並進,期間延攬許多優秀師資,並作育英才無數,對臺灣美術教育貢獻頗大。 黃君璧擅長畫山水,也兼學西畫,「白雲」和「飛瀑」是其畫作最常出現的主題,其教育思想為「注重臨摹、強調寫生、要求創新」,繪事亦經師古臨摹、師事自然寫生和突破前人藩籬的創新階段等,發展出融東西法於一爐之畫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21.511238 25.031244),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528565 25.02616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