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一竿獨秀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鄭曼青《一竿獨秀》(典藏編號32196),紙本水墨設色。全作無背景,主要描繪一枝獨秀、挺拔玉立的竹子。本作以濃淡不一的墨色表現竹葉之主從、遠近,淡雅自然、畫風古樸,運筆用墨間揮灑自如,展現竹的神韻與氣節。而竹子本身所寓意的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正是作者對人格的一種想望追求。此畫作於1957年,於1974年徵集入藏。 鄭曼青(1902-1975),浙江溫州人,名岳,字曼青、曼髯,號蓮父,別署玉井山人,又號夕長樓主、學不厭老兒。其幼年孤貧,隨母親習詩書,從汪香禪學畫。1925年經蔡元培介紹執教於國立暨南大學,繼得吳昌碩、朱啟鈐之器重,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後又與黃賓虹等創辦中國文藝學院。1949年渡臺,與于右任、陳含光、張昭芹、馬紹文、張鏡微等結詩社,亦與馬壽華、陶芸樓、陳方、張穀年、劉延濤、高逸鴻等組「七友書畫會」,也因兼擅詩、書、畫、太極拳和中醫等,有「五絕老人」之譽。 鄭曼青繪畫風格,花鳥由工筆入手,後有寫生花鳥之作,受八大、徐渭、吳昌碩影響;山水學習宋元名家,受夏圭、黃子久影響。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5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21.511238 25.031244),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住處: POINT (121.517576 25.01065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