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洛神圖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溥心畬《洛神圖》(館藏編號32180),紙本水墨設色。洛神即宓妃,傳為伏羲之女,因溺死於洛水,遂為洛水之神。曹植在魏文帝年間途經洛水,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洛神賦〉,後世畫洛神圖係據此賦文而來。現傳世的洛神圖,多源自顧愷之畫、宋人摹的《洛神賦圖》而加以變化,以洛神「凌波微步」之曼妙姿態為重點,畫飄帶臨風,水天之際,似幻似真的窈窕身影。溥心畬畫洛神,大體仍參照傳統造型。手執羽扇,回眸顧盼,但特別著意於顏色的敷染,翠黛丹黃,艷光照人。此作於1974年徵集入藏。 溥儒(1896-1963),愛新覺羅氏,溥字輩,名儒,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清道光皇帝的曾孫,恭親王奕訢的孫子。山水畫宗法宋元,以淡雅見長。30年代中期與張大千齊名,被譽為「南張北溥」,移居臺灣後,擔任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授,並於家中開課授徒。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21.511238 25.031244),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528565 25.02616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