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半山四大圈菱形紋三耳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半山四大圈菱形紋三耳壺》(館藏編號79-00335)為陶器,造型為壺。小口束頸,圓肩鼓腹,壺下半身內收,平底,腰位附三個繫耳。器表及口緣內壁施黑色及褐紅色彩繪;壺身飾四大圈菱形紋,壺口為水滴紋,腰部為一圈絞索紋。厚重笨實,壺口雖偏斜一邊但具平衡感,燒製及彩繪均精。為半山類型的彩陶器。 半山類型屬馬家窯文化晚期,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和政縣洮河西岸的二級階地上,同類型的文化遺址則分布於隴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省東北部,年代距今約2650至2350年前。半山類型的彩陶特徵,主要是用紅黑兩色相間的鋸齒紋構成各種紋飾圖案,諸如漩渦紋、水波紋、葫蘆紋、菱形紋,和平行帶紋,也有變體蛙紋和棋盤格紋。器形以小口鼓腹甕、單把壺、雙耳罐和缽為主。 本件史前館藏半山四大圈菱形紋三耳壺為1990年購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史前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