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師椅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太師椅》(館藏編號94-00095),「太師椅」的名稱源於明朝,明人代沈德符謂:「椅之椅卷聯前者,名太師椅」,是指有靠背與扶手的大型圈椅,多放置於正廳兩側,兩張太師椅之間配置茶几,呈對稱擺放。此張太師椅是用肖楠木製成,其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都成直角,方形椅座由四椅腳支撐。椅子屏風式靠背板的上方,有往左、右側出的插角,裝飾的手法與靠背板的三塊圖案一般,皆採用「茄苳入石榴」的工藝,平嵌出花鳥、戰武人物,與象徵祥瑞的飛禽圖飾。「茄苳入石榴」(又稱為「茄苳入石柳」)是臺南特有的木雕裝飾手法,採用「嵌木」的手法,取色彩深淺分明的兩種木頭,即將顏色較淺的石柳木,嵌入顏色較深的茄苳木中後,再雕刻而成。作法是先將紋樣圖案分別描繪在茄苳及鑲木石柳片上,然後在茄苳圖案上鑿出槽孔,再以線鋸鋸好的石柳木嵌入其中,最後將表面磨平,可呈現出顏色深、淺不同的視覺效果,使家具上的紋飾格外明顯。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