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驚鴻琴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驚鴻琴》(館藏編號87-00158),古琴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弦樂器之一,上古時有虞舜五弦琴的傳說,到了周朝「文、武二王各增一弦」,從此成為七弦琴之形制。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出有多樣演奏技法的獨奏樂器。自漢迄明清古琴形體結構的變化不大,主要由琴面、琴底及琴身等三大部分構成。琴面略呈弧度,七弦綁繫於琴額,聚集在琴身中央,逐漸往尾端收攏後固定。琴的共鳴效果,與材質及槽腹的深度有關。宋琴的造型較扁,琴身輕巧,音色優美而清純。,此件古琴係因琴底槽腹刻有隸書「驚鴻」二字而得名。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