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刻留青香筒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竹刻留青香筒》(館藏編號80-00065)。香筒是古代凈化空氣的一種室內用具,一般是直接將特製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香筒內,香氣便從筒壁、筒蓋的氣孔中溢出,是古代貴族之生活實用品。造型與古時民間使用的筷籠相似,由於是放置祀神敬祖的香枝,做工裝飾均有講究,並以各種吉祥圖案裝飾,以表對於神明祖先的虔誠敬意。 香筒材料多樣,其中又以竹子、黃楊木較為常見,或用紫檀、紅木等做成,材質與配件十分講究,工藝精美,香筒筒身常以歷史故事、人文典故為主題,呈現出精雕細琢的雕刻木藝。 本件香筒器身竹製圓筒式,上下緣鑲牙質頂蓋底座,尺寸小巧,筒身未有鏤雕透恐,應為放置存放線香或香丸之用。香筒以留青浮雕「太師少師」、「獅子滾繡球」圖,意寓吉祥討喜,構圖清晰大方,內容豐富,亦屬難得小巧佳作。 留青竹雕一般有臂擱、屏芯、筆筒、香筒、詩簡、扇骨、蟲具,文具等,其中尤以臂擱居多,它融雕刻、書畫、詩文、印章、造型於一體,又因竹皮為黃色,竹肌為紅色,年深月久,竹皮竹肌的色澤反差很大,竹肌顏色漸呈紫紅色,猶如初熟櫻桃、拋光之琥珀,賞心悅目,令人愛不釋手,已有眾多的國內外收藏家將其收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