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師椅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太師椅》(館藏編號78-00857)。宋張端義《貴耳集》下:「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檜)宰國忌所,偃仰,片時墜巾。京伊吳淵奉承時相,出意撰制荷葉托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遣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用之。遂號太師樣。」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玩具物帶入號》:「椅之杯棬聯前者,名太師椅。」故稱大圈椅為太師椅。至清代,太師式樣並無定式,體形較大,做工精緻,設在堂上用的扶手椅、屏背椅等都有稱做太師椅。 本件扶手椅為廣式家具之公座椅常見樣式,椅面方正,矮直束腰,方材腿足上舒下斂外翻小羊蹄,工字棖,牙條平直下凸曲線造型簡單,俗稱蟹殼牙。椅面上靠背、扶手三屏均以圓木作工,與下半部方材束腰對比,常見於晚清廣式家具造法。搭腦為波紋三曲造型,扶手手枕微窪舒適就手,下雕壽桃。靠背中央鑲漢白玉石板,四周則以鏤雕佛手、石榴、壽桃與椅背結構聯結,意寓「富貴三多」吉祥討喜。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