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籃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謝籃》(館藏編號35156),本件謝籃的籃體以竹篾編結而成,為一上、中、下三層的層籃。器表並塗以珠漆。提梁則以竹片編成,提梁中段有竹篾編結而成的圈耳,便於手提或使用扁擔肩挑。整體而言,這件謝籃具有X形紋、橫條紋、辫狀紋、圈紋等紋飾。 本件係1978年購藏之謝籃。謝籃又名盛籃,客家人稱「籮鬲」,是指臺灣昔日民間喜慶常用的容器,多以桂竹劈成竹篾精編而成,提柄用竹片及籐皮編製,可手提,亦可用扁擔來挑。舉凡敬神、婚慶、送禮、祝壽或壽辰慶典等場合,盛裝禮品、食物、水果之竹編或籐編禮器。製作方式分為:竹編、籐竹編、籐編外面加漆、竹篾編外加漆等;係屬「竹篾編器」中的「硬編器」類,它以竹片、竹篾為支架,以篾條或篾皮編成籃壁,籃體周圍較高,用以盛裝食品,外形似桶,有提梁耳,提梁中段有籐編或竹篾編的圈耳,可穿入扁擔,便於挑運。謝籃主體除了編結精緻紋飾外,甚或考究者更塗以珠漆或繪飾吉祥圖案。謝籃形制可分圓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有大、中、小等尺寸,亦有單層與多層構造之分。大型謝籃主要用於結婚、祭神,中型謝籃用在議婚、選日,小型謝籃則在招待賓客檳榔、香煙時使用,現今新婚禮多不使用謝籃,僅常見於祝壽或祭祖拜神,用於裝盛三牲、四果、麵線等祭品。謝籃別緻且具人性化的設計,體現先民精緻的手藝與巧思的創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