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牙雕九連環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牙雕九連環》(館藏編號27387),是由一根完整的大象牙,鬼斧神工中鏤雕出九顆出完整的象牙球,每顆球的最外層鏤雕龍騰飛躍,內層透雕精細幾何紋,球與球之間為小型的圓柱形連接,為清末民初廣東製作的象牙球。此件作品於1968年5月15日,由本館收購入藏。象牙球的製作,在宋代已可車鏤簡單3層,稱為「鬼工球」,至清初象牙球層數已達9層,在《高江村集》載:「曾入大內,見一象牙球,周身百孔,凡九層,亦有七層、五層者,以金釵自孔中拔之,圓轉活動,層層相似。」至清盛世乾隆時期,廣東已能製做13層。嘉慶年間,廣東翁五章為翁氏象牙球世家第一代傳人,至清末民初其後代已能製作20多層的象牙球。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