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牙雕杏蟬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牙雕杏蟬》(館藏編號08337),巧雕折枝杏果,果上有一瓢蟲,五葉片覆蓋在杏果上,葉上有毛蟲,蟬棲息於杏枝,茜色自然生動。本件器物屬廣州產製的象牙器。廣東象牙多漂白,白色的牙器上茜染色彩,可讓牙器的藝術表現更具多樣性。清代廣州牙器與歷代或同時期其它地區的牙器相比較,其色彩多樣而豐富,有單色、雙色至多色彩運用,或雅緻清秀,或富貴重彩,到二十世紀其茜色技法,形態十分真實,讓人愛不釋手。牙雕原料稀少,歷來偽品極多,與象牙相似的仿製成品有幾種材料,如人造象牙、魚牙、羚羊角、鹿角、骨、象牙果等,其中以牛骨和駱駝骨,經除脂、漂白、磨光、上臘,極似象牙,骨雕擺久會微發黃,更接近象牙的色彩。歷代牙雕和骨雕的收藏價值,均顯天壤之別。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