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謁陵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謁陵》(館藏編號79-00286)。 陳慶熇,福建仙游人。童年時期跟隨母親學習窗花置作,開啟了他天生的藝術天份。1935年,考進仙游縣立初級中學,1937年轉讀仙游簡易師範學校,1941年,任教仙游縣立城西小學的美勞教員,1943年進入福建省立永安師範藝術科,師從朱鳴岡、虞一風、陳朋及許欽文等。畢業後任教仙游縣孝仁中心擔任美術教員並兼任研究部主任。戰後隨政府到台灣,至新台日報(現新生報)的廣告科工作,後為新生漫畫版發表連載漫晝「娃娃日記」及「小毛」,中央日報發表抗日英雄林爽文畫傳。自取筆名「青禾」並應用了木刻意味深濃的筆觸和朱教授的純熟素描速寫的技法,成為國內漫畫界知名畫家。之後考取政工幹校美術組再次返回校園研習美術,195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留系擔任助教。 陳氏初繪油畫則限於文學性戰史畫的製作,它的感覺是略具古典與浪漫情調,而後來從林克恭教授研究油畫藝術開始,作品多以自然寫照為主,具新寫實風格。1977年開始環球之旅,他攜彩筆同行,落腳之處,作成寫生紀錄。1989一趟中國故鄉之旅,深覺中國繪畫用空靈去詮釋畫中的「境界」和「思想」之美學,陳慶熇運用西洋油畫的技法去表達東方意念的油畫,在油彩上增多了朦朧和渾渲的韻味讓它有自己的風貌,以中國書畫美學觀念去創立中國油畫,不再重視以「滿」為佈局的襯景,而追求空靈效果。 本幅畫作作者不以景物建築為描繪主題,反卻以人們前往謁陵背影為描寫,用色沉穩,情感濃郁,流露文人關懷之人文寫實情懷。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拍攝地點: POINT (121.286467667 24.848721167), 內容指涉地點/內容地點: POINT (121.286247 24.848456), 作者或關係人地點/工作地點: POINT (121.492879 25.13810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