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廟》(館藏編號27313),創作年代為1965年,此作品以抽象的手法描繪廟宇前熱鬧的景象,畫家以豐富明亮的色彩與線條將廟宇紛擾多姿的情景呈現出來。由於畫中所採用的色彩多屬純色,因此形成強烈的對比色調,但卻不影響整體的觀感。 廖繼春(1902-1976),出身於台中豐原農家,1918年入臺北師範學校,1922年畢業後回母校豐原公學校服務。1924年赴日本,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8年以《有香蕉樹的院子》一作,入選日本第8屆帝展。1932年起擔任台展審查委員,戰後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系。一生忠實於創作與教書,先後達50多年。廖繼春長於用色,濃厚的彩度及明快的節奏為其繪畫特色,風格接近後印象派與野獸派之間,晚期亦時有半抽象之作。他不論寫景或抒情,都展現明朗快意、色彩奔放之趣,被認為是台灣野獸派的代表。 《廟》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68年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