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書條幅(殘件)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行書條幅(殘件)》(94-00478), 梁同書行書架構平衛,筆畫分佈,結構穩定,線條自由地顯示動感。「王郎手摹一峰畫。宛似張顛作草書。筑尾皴山雅懸樹。只今能事有誰如。竹坨句」。鈐印不明。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阿同,晚號不翁、平地家居仙、新吾 長翁。錢塘(浙江杭州)人。梁詩正之子。官侍講學士。博學,善鑒賞,工書 法。初學顏柳,中年取法米芾,善作大字,嚴謹沉厚,觀者莫不稱歎。當時與 劉墉、王文治齊名。年九十余,尚為人書碑文墓誌,終日無倦容,並無蒼老之 氣。著有《頻羅庵論書》。臺灣日日新報曾截錄刊載梁同書之著作《頻羅庵書畫跋》。為魏清德舊藏書畫之一,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舊藏書畫文物,由其四個女兒魏美婉、魏豐珍、魏秋婉、魏淑順,以及孫女魏如琳、孫子魏拙夫在2005及2007年分別捐贈,共計327件,年代上,由明清時期到近現代的水墨、書法作品,書畫家則包括了中國、日本、臺灣及韓國。所收藏的書畫仍以「傳統」風格為主。在他的書畫收藏中很多是同時代中、日書畫家的作品,也呈現出日治時期,中、日、臺書畫界人士的往來交流活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