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詩頁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詩頁》(94-00212), 陳含光楷書工整,筆勢輕重時有對比,平添幾分俊邁之氣,雖法度嚴謹,小字清勁,筆鋒穩健,形神兼備。釋文:「潤庵先生七袟大慶。賦詩敬祝。仍次已丑年贈答韻。乞賜斧削。幸甚。人生有若丘中蓬。不扶自直生麻中。魏侯崛起滄海裔。詩筆盡納川流東。茲邦文獻傳自古。斯庵而後多名公。仙根百變發光怪。雅堂晚出稱宗工。先生名輩適先後。抑揚俯仰峨三?。乃知擩染固有自。楚騷豈不當王風。珠?割後餘憤在。遠遊思駕垂天雄。遼陽弔古訪遺跡。仙人辭漢愁金銅(見李長古詩題)。南浮浙水陟閩嶠。?覽澗碧兼山紅。致金范蠡豈吾意。及關李叟將毋同。歸來高臥三十載。忽驚舊壤歸堯封。形都所至?士集。蔚若鳴鳳栖椅桐。文章豈但推祭酒。天錫福祿?無窮。諸郎嶷嶷露頭角。千金方藥來龍宮。家風萬石各敦厚。對此一笑杯應空。高吟自可動天地。萬事且付孤飛鴻。與君相約俱不老。雲山深處渺渺扶雙筇。乙未中秋。愚弟江都陳含光拜撰。年七十有七。陳氏含光。淮海客。」陳含光 (1879--1955),原名延韡,字含光,又字〈木多〉孫,江蘇省江都縣人。光緒二十八年舉於鄉,民國成立之初,當選為江蘇省議會首屆議員。在揚州創設國學專修館,並應聘主講駢儷之文。民國三十八年來台。楷書以小字較佳。收藏歷代碑帖,對篆書工整。畫以山水見長。治學由小學校勘入手,能治印。《含光詩存》、《含光文存》等書。為魏清德舊藏書畫之一,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舊藏書畫文物,由其四個女兒魏美婉、魏豐珍、魏秋婉、魏淑順,以及孫女魏如琳、孫子魏拙夫在2005及2007年分別捐贈,共計327件,年代上,由明清時期到近現代的水墨、書法作品,書畫家則包括了中國、日本、臺灣及韓國。所收藏的書畫仍以「傳統」風格為主。在他的書畫收藏中很多是同時代中、日書畫家的作品,也呈現出日治時期,中、日、臺書畫界人士的往來交流活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其他地點: POINT (121.499847 25.03714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