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書七言聯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行書七言聯》(94-00191), 何紹基之行書字體布局自然,不激不勵,用筆點蓄,輕重時有對比,具幾分俊邁之氣。釋文:「破雲山湧千螺翠。經雨波涵一鏡秋。何紹基,子貞。」一鈐印不可辨。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縣)人。字子貞,號東洲居士、一號蝯叟。道光十六年進士,旋授編修,屢掌文衡,書法學顏真卿,上溯周秦兩漢古篆籀,下至六朝南北碑版,搜輯至千餘種,皆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家。草書尤精,取李廣?背彎蒙酬弓之義,因號?叟,著惜齋經說著有《詩文集》十六卷、《惜味齋經說》八卷、《說文段注校正》等。本件為魏清德舊藏書畫之一,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舊藏書畫文物,由其四個女兒魏美婉、魏豐珍、魏秋婉、魏淑順,以及孫女魏如琳、孫子魏拙夫在2005及2007年分別捐贈,共計327件,年代上,由明清時期到近現代的水墨、書法作品,書畫家則包括了中國、日本、臺灣及韓國。所收藏的書畫仍以「傳統」風格為主。在他的書畫收藏中很多是同時代中、日書畫家的作品,也呈現出日治時期,中、日、臺書畫界人士的往來交流活動。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