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草書手卷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草書手卷》(館藏編號93-00029),釋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款識:「以上東波詞原註口口中歡飲達旦大醉作口篇羞懷子由。千禧年十二月傅狷夫時年九十一歲書於加州之飛夢草堂燈下。」鈴印:「浪跡藝壇 覺翁九十後作」 傅狷夫(1910~2007),杭州人,本名抱青,號覺翁、雪華邨人。生長於書香門第,自小學習詩詞、書法、篆刻與水墨畫。十七歲正式入杭州西泠書畫社,從遊於當代名家並涉古人畫風。 古有書畫同源之說,傅狷夫書畫雙絕,互為體用,他自述「因性之所好以寫行草書為多,對連綿草尤感興趣,蓋其規律較少得以自由發揮。」又言「余作草書,每在格法之中,未敢越雷池一步。」是故,傅狷夫的書法雖是任意揮灑仍不失文字造型的原理與美感,不論他應用何體創作都較一般書法家多了一分繪畫性的筆意。他的書法筆勢連貫在乎結構間的安排,如繪畫佈局又寄託性情是視覺美感的具體呈現。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