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

跟「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有關的相片,第4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此幅《「李文炤勤訓篇」行楷大中堂》(館藏編號84-00479),內容係取自《勤訓》,釋文如下: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言雖近而旨則遠矣。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歲。以之為農,則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為工,則不能計日而效功;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以之為士,則不能篤志而力行;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誠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與力,何獨不然?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又題款:韓愈嘗謂: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英諺有句:成由勤勞而作。由希望中外前賢莫不感以尙勤為治生之道,請李文炤勤訓闡釋其詳。甲戊初夏於燈下書就己見,窗外曙光,廖俊穆。 廖俊穆1939年生,臺灣臺北市人,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班畢業,國家公務員特考、高等考試及格,美國藝術文化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公餘全心全力投入書學、畫藝、詩文研,連獲國內外文化文學藝術十三項大獎殊榮。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其他: 民國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