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幽蘭賦行楷十五聯屏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幽蘭賦行楷十五聯屏》(館藏編號38288),縱86 橫207.5分公。丙辰(1976)年,呂佛庭以楷書行,節錄改寫唐代韓伯庸〈幽蘭賦〉。題款:「唐韓伯庸幽蘭賦。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嫩葉旁開,浮香外襲。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 人握稱美,未遭時主之恩。納佩為華,空載騷人之什。光陰向晚,歲月將終,芬芳十步之內,繁華九畹之中;亂群峰兮上下雜百卉橫叢一況荏苒於光陰,將衰敗於秋風。豈不處地稍幽,受氣仍別?蕭艾之新苗漸長,桃李之舊蹊將絕。空牽戲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來人,尋芳春而採折。既生幽徑,且任榮枯。冪輕煙而蔥翠,帶淑氣而紛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見知之久無? 及夫日往月來,時占歲覩,遇達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見取。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至今;入夢為徵下土幸因遇於仁人!則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因枝條嫩而既麗光發而猶新,雖見辭於眠茂宛,靡迤秋坂。紉而為佩,騷人之意何湥。間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風而香盈十步,汎浩露則花飛三田。豈眾草之敢凌,信有慎乎伐剪!即徵之而見寄,願幽名得而不朽佳氣流而自遠芊燕姞聞之於前古生雖失處用乃有移根於上苑。宋黃庭堅書幽蘭賦渾奇縱有不其羈之勢,可謂山谷之奇作。丙辰仲冬呂佛庭。」鈐印:「呂佛庭印」、「半僧」《幽蘭賦行楷十五聯屏》於1980年由本館典藏。呂佛庭(1911-2005),河南泌陽人,原名呂天賜,字福亭、佛庭,號半僧、迂翁。1948年渡海來台灣,長期任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原名臺中師範),是台灣著名書法家和水墨山水畫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民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