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劉海戲蟾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劉海戲蟾》版畫(館藏編號85-00434),為紙本木刻雕版套印而成,單色墨線未套色。作品描繪劉海手舞足蹈,手中拿著串串錢幣逗弄著地上的一隻三腿蟾蜍。人物右方題寫著「利市仙官來」五字。 本件係1996年購藏之《劉海戲蟾》版畫。劉海是五代宋初時道士,本名劉操,字昭遠,又字宗成;另一名又叫劉哲,字元英。燕山(今北京)人,曾為遼朝進士,後事燕主劉守光為丞相,平時好談黃老之道。後梁太祖朱溫於開平三年(西元九○九年)封劉守光為燕王,過了兩年劉守光即僭稱燕帝,劉操諫之不聽即掛冠求去,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後遇呂洞賓修法得道。劉操出家後,人們多呼其劉海蟾,後又稱其劉海,到最後就訛為「劉海戲蟾」了。劉海戲蟾的圖像在明代即有之,有趣的是劉海蟾出家後應為清癯而不修邊幅之人,但在民間版畫中則變成了豐腴童子的形象,本件作品即為典型的劉海戲三腿蛤蟆。由於民間流傳著「劉海戲蟾,步步釣金錢」的俗語,故又有劉海戲金錢的說法。是以劉海被視為釣錢撒財之神。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