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祥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龍祥》(館藏編號74-01147),版次27/65,廖修平版畫作品,1976年作,1985年入藏。本件作品以仰視視角刻劃寺廟場域,酒紅色和金黃色的天花八角藻井,藻井中央雕鑿精緻的蟠龍,龍睜目張口,龍鬚飆出,似顯神威;蟠龍下方為一銅爐,左右耳各踞一隻麒麟,爐面雕四隻蝙蝠包圍中心一福字,上方刻一卐字,整體香爐為大紅色,可能以紅色表示蟠龍預示的祥瑞。下方以鉛筆標示版次29/65;作品名稱:龍祥Dragon auspice;創作年代1976;作者簽名Laio平。 廖修平(1936-),臺北人,從小對繪畫有興趣,父親為福華飯店集團創辦人廖欽福。高中受吳棟材(1910-1981)啟蒙,入師大美術系受教於李石樵(1908-1995)。李石樵是第一代臺灣現代繪畫藝術家,傳承自日本印象派油畫傳統。畢業後入東京教育大學學習油畫,後赴法國向那比派的夏士德學習油畫,並同時入知名版畫家海特的十七號版畫工作室。在海外創作逐漸成功之際,廖修平開始思考與文化根源呼應的創作新形式,終究在版畫上找到發揮的天地。學成遠赴美國,發展出獨特的版畫技法與成熟的本土符號風格,國內外獲得許多重要獎項。受聘臺灣師大、日本筑波等校及大陸講學,桃李天下,跟隨者眾,積極推動現代版畫的展覽與教學示範,素有「臺灣現代版畫之父、推動者、播種者」之美稱,影響相當深遠。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