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面然大士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面然大士》(館藏編號7552),木刻凸版之線刻版畫,表現鬼王猙獰的形象,怒髮衝冠、身披獸皮、背後散放火焰光芒。 所謂「面然大士」的「面然」,也可做「面燃」,即是臉部著火之意,都是在指難看的青面獠牙,其實就是觀音菩薩變現出來的鬼王身,在民間舉辦普度時,所祭拜的「普度公」,即是「面然大士」。《地藏本願經講記‧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天有天王、人有人王、地府有閻羅王,亦稱閻羅天子,與無數鬼王,在地府教化罪人,使令修善。」至於面然大士的職掌,又是以主食為職務的鬼王,所以在地獄之中分衣施食,故而成為普渡的重要神祇。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