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方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方壺》(館藏編號h0000364),此壺形制為圓角長方形壺,年代約為春秋中晚期,傳承自西周「頌壺」,腹橫切面近於長方形而圓其角,微侈口長頸束腰,腹最大徑在近圈足處,成垂腹狀,圈足外撇成階狀,頸兩側作龍首形半環耳銜環,蓋頂作圈足狀。蓋面鳥紋,蓋緣飾竊曲紋,頸部飾簡化獸面紋(波帶紋),腹部四面有交龍紋。器口有殘,圈足有修復痕跡。河南輝縣琉璃閣甲墓出土,蟠龍紋方壺一對。壺之名稱與用途,於文獻中即已明載為盛酒器。壺的形制仿自天生的自然瓜瓠。瓜瓠成熟後,去其瓤,曬乾後可作容器,古今皆然。陶器仿其制,二里頭有相關出土文物。晚商中期,銅器亦仿其制,增加兩貫耳及圈足;西周後期壺制,以圈頂蓋為特徵,倒置可作杯。貫耳亦變為半環耳。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春秋中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