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獸首匜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獸首匜》(館藏編號h0000283),此器原名為「兕觥」,此器在此定名為「匜」。民國十二年於河南新鄭出土,與典藏號h0000284之「匜」為一對。此器流上仰而平折,流口作獸首形,鋬作獸首卷體,呈環狀,三小蹄形足。匜之名見於先秦典籍與青銅器銘文中的自名,其形狀,腹部橫截面多近於橢圓形,腹身似瓢,前有較尖的流,後多有鋬,早期多有足,由於匜形似瓢,故有學者推測匜的造型是仿自半瓢。據典籍記載,匜的用途是澆水器,墓葬中多與盤伴出。匜始出現於西周晚期,流行至戰國。觥則是飲器,亦作盛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春秋中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