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竊曲紋鼎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竊曲紋鼎》(館藏編號90-00706)此件是三足鼎,附立耳,深腹,有子母口,原蓋已失,鼎是權力的象徵,一言九鼎,原本只是炊具,後來演變成禮器,青銅是指銅和錫或鉛的兩種合金,或銅、錫、鉛三種合金。採用陶範法。包括有食器、炊器、酒器、水器、樂器、銅鏡、兵器和度量衡器等。青銅器上有各種不同的紋飾裝飾,獸面紋是想像中的獸面,刻畫在器物上的紋飾稱獸面紋。獸面紋也可稱之為饕餮紋。獸面紋盛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常作為主題花紋飾於器物的腹部和頸下。竊曲紋是鼎上的裝飾紋飾,指一個橫的S形,由鳥紋及龍紋發展而來,又稱窮則曲,是周代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是一種因應裝飾部位的動物紋樣,由動物紋簡化和抽象化而來。竊曲紋是西周中期以後才出現的。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還是沿襲西周。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戰國晚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