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獸首神人雙獸形纏龍帶鉤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獸首神人雙獸形纏龍帶鉤》(館藏編號89-00781),此銅帶鉤以塊範法鑄成,以獸首為鉤首。鉤柄平扁,下端連接鏤空的鉤面,鉤面中央為一神人雙手各伏一獸,其間又與雙龍交纏的圖案。此圖以神人為中軸,鏤空的圖形左、右對稱;上部兩條獸的後腿由兩側生出,鉤尾有交纏的雙龍,雙尾延伸至鉤柄相連。鏤空的背底有圓形的鉤紐。 帶鉤多用青銅鑄製,也有玉製、金製和鐵製的,其制皆為一端曲首、背底有圓鈕。帶鉤的形狀多樣,常見的有水禽形、曲棒形、竹節形、琵琶形、獸面形,和獸形帶鉤。帶鉤從春秋中晚期開始出現,盛行於戰國至漢代,魏晉時仍然沿用。銅製的帶鉤除了錯金銀、錯金、錯銀之外,有的還鑲嵌玉、綠松石,或通體鎏金作為表面裝飾。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戰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