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銅雙螭帶扣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銅鏤空蟠龍帶扣》(館藏編號89-00652),此銅帶扣是以模鑄成形,分為左、右兩端。左端以龍首為鉤,需鉤入右邊的鉤孔中,成為繫結的帶扣。此帶扣左、右端各有一隻鏤空的蟠龍。龍首茂密的長鬃間雙犄角凸出,龍身呈弧形蟠曲,尾部分兩側捲起。龍的腿爪呈捲雲形,龍首旁有如意雲頭紋飾,呈現蟠龍出騰雲駕霧的意象。帶扣背面兩端皆有兩道穿,可栓入革帶或織帶間固定。東周時中原已使用帶扣繫結馬車的革帶,但人們佩繫革帶時仍使用帶鉤。東漢時鮮卑於北方崛起,承繼了匈奴金屬帶飾的風格。當鮮卑建立北魏的政權後,把帶扣的繫結方式傳入,逐漸對中原服飾產生了影響。宋時出現的「扣形玉帶鉤」,需用一端帶扣上的鉤首,需掛入另一端帶扣的鉤孔之中,是最早的帶扣形式,並從宋、元一直沿用到明、清。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