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響銅軍持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響銅軍持》(館藏編號87-00134)。溜肩,肩側設葫蘆形流,流口朝上並有一活蓋。瓶口細小,頸部細長中上段設有一扁圓盤狀凸稜,方便持拿。腹部徐徐弧收,圈底足外撇。整體造型嚴謹別緻,光亮素雅,銅質純淨,皮殼光潤。軍持,即淨瓶,是梵語音譯,又譯作君持、軍遲等。《釋氏要覽》中曰:「淨瓶,梵語軍持,此云瓶。常貯水,隨身用以淨手。」 響銅主要為銅、錫合金的產物,響銅製成的器物經過鍛造及轆轤加工,質地細緻,叩之而響,材質極適合樂器的製作。至遲到公元五世紀,響銅器已開始量產,南北朝及唐時代部份的生活用具及佛具已由這種簡素無紋、造型多樣的響銅器替代,與當時的金銀器、陶瓷器在形式上有了同類型的時代特徵。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唐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