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螭龍銅帶鉤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螭龍銅帶鉤》(館藏編號86-00228),鉤首、頸部均為方形體與鉤體連接,鉤體作鏤雕S型螭龍回首,並起陰線加強螭龍力量。鉤面紋式清晰,雖部分鏽蝕,仍顯古樸精緻。 「帶鉤」是革帶的帶頭,又名犀比。是中國古代特殊的服飾器。它有玉製、銅製及鐵製等,而以玉帶鉤起源最早。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中曾發現類似玉製帶鉤的玉器。春秋時期,帶鉤日漸普遍,戰國以後以迄漢代,繫帶鉤成為一種流行,各種造形與紋飾爭奇鬥豔。由於帶鉤和草原遊牧民族騎馬的服飾有關,騎馬之時肯定要用來鉤連腰帶;而中原在戰國趙武靈王時,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因此帶鉤可能源於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並從此成為中原不可少的服飾配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戰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