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蒜頭壺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蒜頭壺》(館藏編號85-00167),細長頸、頸中段設一突環,頸部至頂端向外鼓出後再向內收口,似蒜頭,瓶身圓鼓,圈足。全器素面無紋,布滿銅鏽。 蒜頭壺因壺口做成蒜瓣形而得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晚期的秦墓葬中。銅蒜頭壺最初僅見於秦地,考古學者將蒜頭壺列為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蒜頭壺用作是儲酒或直接飲酒器,形狀很可能是受到西北部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西漢中期以後,蒜頭壺逐漸消失,而代之以直口長頸的扁腹圈足壺。蒜頭壺做為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後隨著秦的統一戰爭傳播到國內各地。 《蒜頭壺》為漢代作品,以塊範法製成,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96年購入典藏。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漢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