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銅劍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青銅劍》(館藏編號82-00253),此劍為扁莖,無銅質的格、首。劍身中脊微突起,斷面作菱形,後端與莖略成弧形內收。莖上有兩孔。劍身有紋飾,因銅銹而不明顯。春秋戰國之際,劍隨著騎兵步兵的興起而盛行。趙武靈王十九年(西元前307年)雖然變法,胡服騎射,以對付北方游牧的「林胡」、「樓頓」。按照戰國兵法,騎兵用於追擊,戰車用作營衛,攻城野戢採取方陣戰術,短兵相接是最後關頭,一般除長射程的弩和箭之外,對陣相擊還是靠長兵器戈與戟,而劍的加入與盛行,乃使得戰爭中主要的兵器種類增加。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戰國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