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竊曲紋鼎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竊曲紋鼎》(館藏編號80-00093),此鼎,腹壁圓曲內收成底,垂腹,最大徑近於腹底,立耳,三實心柱足。器腹近口沿處有一帶飾,夔紋和渦紋相間,地紋填以雷紋。器內有銘「弔(叔)乍寶鼎」。器底有明顯的範線。 鼎,舊法是以三壁範包底方式,但包底一段易斷。所以晚商工匠,將包底此段獨立成一塊範,與三壁分離,以三足為界夾合之,並創三角底範榫卯扣合鑄法,使足可加長,變為圓形柱。內範可不帶足,足也不必中空,並改「耳足四點配列式」為「耳足五點配列式」(將鼎三足連成三角形,把一直線橫放在三角形的中腰,和底平形,直線和鼎邊的交叉點放置二耳,從上俯視,可看出三足二耳的五點。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西周早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