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觶》(館藏編號30182)。此件觶,器身呈細長筒狀,腹最大徑不明顯,器口亦較外敞,高圈足微外撇、呈坡狀。器身僅有腹部飾一簡單帶狀目紋(或變形蟬紋),圈足處有凸弦紋二條。圈足內側有銘「戈」一字。 青銅器中的觶無自名者,今稱觶之器,其名應似來自宋人《博古圖錄》。觶的用途可從其墓葬銅製禮器組合中得知,於早期觶僅是禮器中的輔助功用,非主器,但至西周早期,觶成為重要組合成分,一爵者往往配以一觶,二爵者則配以一觚一觶,表明有以觶取代觚的趨勢。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商晚期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