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富貴花開彩墜

國立歷史博物館《富貴花開彩墜》(館藏編號88-00064)。本件床飾為三件一組,上段為七彩長鬚展翼蝴蝶;中段為盤常結加盛開牡丹花;下段為彩珠盤長結加環形結飾,最下方垂墜金珠紅色長流蘇。整件墜掛飾色調皆為喜慶的色彩,包括紅、桃紅、深粉紅、粉紅、橘、黃、綠、藍、紫、深紫、紫紅、紅棕、咖啡、黑、金色等,用途為喜慶掛飾。 臺灣早期一般家庭喜在結婚時添購有朱紅色漆、帶有喜氣的紅眠床。紅眠床上美麗的彩墜掛飾,運用各種布製品刺繡和編結搭配組合,也有金屬製成的墜物,將各種不同造型串聯起來。完整的是三件一組,成組的墜飾用於新婚大喜時,也可單獨或對式懸掛,或掛在房間的門柱上裝飾。常見的式樣是上端為磬形,下方有八卦造型的彩牌,八卦的中心繡太極陰陽魚。磬音同慶,象徵吉慶,八卦能辟邪,而太極陰陽魚,寓意著陰陽和諧,夫妻魚水和樂。其他吉祥圖案還有蝴蝶、蝙蝠、鹿、魚、蓮花、蓮蓬等,蓮蓬多子,也是子孫繁茂的寓意。彩墜掛式的花樣繁多,有單層一件式配搭著編結流蘇,也有與各種刺繡、金屬墜物或結飾連結;刺繡是兩面立體的,像各種不同造型的小香囊。而彩墜上的編結富於表現傳統結飾藝術,結繩通常和刺繡等其他藝術搭配,偶見全以編結為主的墜飾。每樣精美的物件一一串聯起來,有的多達七、八層以上,從床頭垂吊下來,象徵生生不息、綿延不絕。這些床飾品與傳統禮俗文化相結合,其內在的蘊涵意義,反映出臺灣早期社會文化與生活觀念,對幸福人生的期盼與祝福。本件入藏年代1999年。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