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彩繡花卉荷包

國立歷史博物館《彩繡花卉荷包》(館藏編號88-00033)。本件長橢圓形花卉荷包,橘色地的蓋與口袋面上,分別繡上紫色圓瓣花與桃紅色尖瓣花,並點綴以各式花葉與蝴蝶,蓋與口袋邊緣加縫盤金線圈、紫紅與白色織帶,並以紫布包邊。整體形制紋飾明亮簡潔,充滿活力與喜氣。 荷包除了用來裝零星什物,也佩在腰間作為裝飾。《禮記•內則》記載「男鞶革格,女鞶絲」,可知在腰間佩掛皮革織物等囊袋盛裝日用雜物的風俗習慣起源甚早。清代男子在腰間繫掛佩飾的習俗,往往在一條腰帶上,前後左右掛滿各種雜件,有荷包、褡褳、扇袋、香囊、眼鏡盒、掛表、扳指籠、火鐮盒、筆墨袋、鑰匙袋等。這些刺繡佩飾或為宮廷賞賜,官場縉紳送禮拜門的精巧禮品;或為民間男婚女嫁與喜慶年節餽贈親友的必備之物。臺灣早期民間的刺繡荷包囊袋,既是生活實用也和禮俗有關。清末民初臺灣閩籍和客家婚俗中,荷包、扇袋、筆袋、眼鏡袋等,也是女方收了男方聘禮之後回贈的還禮之一。傳統的服飾不重視口袋的設計,盛裝雜物的荷包樣式多元,有橢圓形的腰圓盒包、心形的雞心荷包、葫蘆形荷包、方形荷包及蝴蝶、瓜果、花瓶、蓮蓬、元寶等各式造型。上面的刺繡紋樣花式繁多,圍繞著愛情婚姻、長壽多子、福壽雙全等求吉納福的主題。本件入藏年代1999年。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末民初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