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蠶絲、朱雲夫人手書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蠶絲》(館藏編號34771)。本件蠶絲捆縛於木製捲線器上,附一捲卡其色棉繩。另附有朱龍盦先生親筆於白色紙片上勾白:「太古琴絃 朱龍盦」,「太古」二字復以藍色原子筆畫除;而另一張米色紙片上則有朱龍盦夫人手書註記:「大陸違難來臺,琴絃苦無覓處,龍盦遂照古譜仿造,絃成後頗能自得其樂,並以分贈胡瑩堂、梁在平諸友。民國四八年八月七日彰化突遭空前水災,紡紗機、絞絃、纏絃等用具均被大水流失,所餘者唯此兩卷蠶絲而已。筠如記。」館藏編號34770、34771同時入藏,前者捆縛之蠶絲較少,後者較多。本件受贈於朱雲之夫人,本館於1977年入藏,為民國之物。 朱雲(1907-1975),字龍涵,又曰龍盦,齋號六穉,浙江紹興人。早年師從北京書畫大師胡佩衡(1892-1962)函授學習山水畫,與傅狷夫、高逸鴻等皆曾為西泠畫社社友。來臺後主要書畫活動以「十人書會」及「壬寅畫會」為主。世人多以其書法及琴藝稱述其學,然從其齋號「六穉齋」,意謂「詩、詞、書、畫、古琴、拳劍」,甚至治印篆刻朱氏均有所涉獵鑽研,可謂多才多藝。1966年受聘於東海大學中文系與音樂系教授書法、古琴課程,強調藝術對於人格的薰陶,調教學生技藝與品德兼修。先生本身剛正的性情與氣質深受藝界及學生之敬重。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20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