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收割之樂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收割之樂》(館藏編號88-00280),黑白攝影作品,畫面中三名戴斗笠的農人正在忙活,畫面中央兩位正在用脫穀機「打粟」,雙手抓緊稻子,不斷將稻穗在機器桶或摔桶上摔打,藉以分開稻穀和稻草,機器桶上需架上高高的桶子,以防稻穀四處散落。不遠處的另位農人正忙著彎腰割稻。本作取材地點為淡水水碓(音對)子地區的農村生活景象。(「水碓子」是反應淡水地區初期移民開拓情形的地名。「水碓」,係利用水車推臼磨米之所,為康熙時泉洲人連良溪所設,故名。) 本件攝於1971年,1999年入藏,為臺灣攝影師張鑽傳作品。張鑽傳,1926年生,新北市淡水人。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放棄台大醫院高薪回故鄉淡水服務,以步行或腳踏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並親赴病人家看診,小鎮鎮民為其取綽號為「囝仔張」,長時間利用影像紀錄淡水的今昔面貌,並參與籌組滬尾攝影學會,為淡水留下極為珍貴的寫實記錄長達數十年,為淡水在地重要的前輩鄉土攝影家。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197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