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老青田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老青田》(典藏編號35058),印面矩形,青田麥青凍石,青綠帶褐色,色澤勻稱,無鈕。石印面陽刻篆文「湘管齋」,印身款識「乾隆戊戌立夏,雨聲竟夜,懷我湘管主人,若身在瀟湘四壁間,晨起新綠滿窗,藍瘦竹持天池山人水墨芭蕉來欣賞,湘管齋一印在焉。亟摹刻寄然圃二兄以踐宿諾。秋盦黃易時在濟寧節署」,字跡秀勁。青田石相傳為文人篆刻鼻祖文彭首次使用的石料品種,因其軟硬適中,適合自傳自刻,且石質雅緻細膩,可以彰顯文人氣節。湘管齋主人應為陳焯,清朝浙江畫家,工書法,善山水,著有《湘管齋詩稿》等,與翁方綱等為友。刻者署名黃易(1744-1802),號秋盦,精隸書。師事丁敬,與之並稱丁黃,為西泠八家之一。 篆刻藝術自秦漢屬功能性的官印,隨宋代金石學的發展,出現以欣賞為目的文人篆刻,直至明清逐漸被視為文人必備的素養,篆刻鑑賞主題分印石、印鈕、印面等部分。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其他: 清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